首页 牙齿美白 正文

牙齿好痛怎办?

访客头像 访客 牙齿美白 06-04 12:06:40 253
导读:牙痛原因较多,但大多数为龋齿引起.先口服消炎止痛药.止痛用:成人量一次口服颅通定片或止痛片1片,几分钟可止痛.消炎药:一次量口服阿莫西林片2片,一天3次。缓解后到医院找牙医根治.平...

牙痛原因较多,但大多数为龋齿引起.先口服消炎止痛药.止痛用:成人量一次口服颅通定片或止痛片1片,几分钟可止痛.消炎药:一次量口服阿莫西林片2片,一天3次。缓解后到医院找牙医根治.
平时要注意事项:
1.忌食辛,辣,炸,炒之属热性之品.如辣椒,生姜,炸油条,烧饼,饼干,快餐面等.
2.不偏食,饮食多样化.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,水果.如平果,新青菜,菠菜,胡萝卜等.
3.心情开朗,不要总是想着使人烦恼之事,多些和朋友玩耍,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.
4.起居劳作有度,注意休息,上网不要通宵达旦.
5.天气炎热口干可用新鲜罗汉果当茶泡水饮,或用麦冬,菊花,甘草等作料泡开水饮.
6,注意口腔卫生,早晚要刷牙.

牙齿疼痛 、

应该是长智齿吧,就是口腔内嘴里面的牙齿。如果是疼痛已经无法忍受了,建议去口腔医院拔除掉,如果怕疼痛建议采用美容冠矫正术进行修复。美容冠安全无痛。南昌同济美容牙科致力于专业的牙齿矫正。

牙齿好痛怎办?

牙齿痛是什么原因

有两种可能性:1,长尽头牙了,可能没长出来,痛是很正常的
2,蛀牙,可能牙齿表面看不出来,心子已经蛀了

牙痛不是病,痛起来真要命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,其实真正牙痛是一种病,如蛀牙它是由牙齿菌斑或细菌引起的蛀牙,而牙周炎是由各种身体内火热所致,其主要由肝火、肺火、胃火和肾火所致,治法各不相同。如牙周炎用黄连、山栀子、玄参、丹皮、白芍、黄芩、黄柏、知母、石膏等等组合,用水煎服二至五天痊愈。而蛀牙用中药组后粉碎,制成膏药或膏丸,将药放在患处既可,一至三天痊愈。如果有痛一十五分钟立刻痛止。

牙周炎:齿为骨之佘,骨为肾所主,龈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。齿为肾之佘,龈为胃之络,热邪不燥胃津,必耗肾液,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,肾气充足之故,津液未伤之状牙齿干燥,为胃明之伤。牙齿光燥如石,为阳明热甚,津液大伤。齿燥如枯骨,多为肾阴枯竭,精不上荣所致,齿稀疏松动,齿根外露,多为肾虚,或虚火上炎所致。齿枯黄脱落,见于久病者为骨绝,属病重。齿焦有垢为胃肾热盛,但气液未竭。齿焦无垢为胃肾热甚,气液已竭。咬牙啮齿,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。齿龈淡红而润泽,胃气充足,气血调匀之源。齿龈洁白,多属血虚或失血,为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。齿龈色淡,龈肉萎缩,多属虚或胃阴不足。齿缝出血,称为“血衄”,兼见齿龈红肿者,属脾虚血失统摄,或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。齿龈溃烂,流腐臭血水,甚则唇烂牙落称为“牙疳”,多因外感疫疠之邪,佘毒未清,积毒上攻所致。

人之脏腑各自有火,但有虚实之不同耳,然实可泻。如:黄连泻心火,黄芩泻肺火,芍、丹、玄、栀等泻肝脾之火,知母、黄柏泻肾火,泽泻能泻膀胱之火。此皆虽苦寒之味,能泻有佘之火。若饮食劳役,内伤亢气,火不两立,为阳虚之病以甘温之剂除之。若阴微阳弦,相火炽盛,以乘阴位,为血虚之病。若肾水受伤,真阴失守,无根之火,为阴虚之病。以壮水之剂制之。若胃虚过食冷物,抑遏阳气於脾土,为火郁之病,以升发之剂发之,诸药用之,有火能祛,有热既退,有邪则逆,以此治之,无在不愈者乎。但是,要想治愈牙周炎,一定要平其五脏六“火”,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
牙痛

以牙齿及牙龈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。多因平素口腔不洁或过食膏粱厚味、胃腑积热、胃火上冲,或风火邪毒侵犯、伤及牙齿、或肾阴亏损、虚火上炎、灼烁牙龈等引起。常见证型有:①风火牙痛。证见牙齿痛,牙龈红肿疼痛,遇冷则痛减,遇风、热则痛甚,或有发热、恶寒、口渴、舌红、苔白干、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火,解毒消肿,方用清瘟败毒散等。②胃火牙痛。证见牙齿痛甚,牙龈红肿,或出脓渗血,牵及颌面疼痛、头痛,口渴、口臭,大便秘结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治宜清胃泻火,方用清胃散等。③虚火牙痛。证见牙齿隐隐微痛,牙龈微红、微肿,久则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,伴有心烦失眠、眩晕,舌红嫩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降火,方用知柏地黄丸等。
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齿皆是骨之所终,髓气所养,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湿髓气不足,风冷伤之,故疼痛也。”形成本病的原因有四:
①因于火者,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,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。患牙得凉痛减。治宜疏风、泻火、解毒。用清胃散、玉女煎等方加减治疗;②因于寒者,风寒之邪客于牙体,致齿牙疼痛,患牙得热痛减。治宜散寒止痛。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。
③因于虚者,多属肝肾两亏,虚火上炎,致牙齿浮动隐痛,脉细数。治宜滋养肝肾。可选用左归饮、大补阴丸、知柏地黄汤等加减。
④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,致龈肿腐溃,或齿牙腐蚀,甚至蛀空疼痛者,治宜清热、除湿、止痛。可选用温胆汤、甘露消毒丹酌加细辛、蜀椒等。此外,龋齿、蛀蚀亦可致牙痛。参见齿龋条。

【概念】
牙痛(toothache)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,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,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、牙髓炎、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。遇冷、热、酸、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,属中医的“牙宣”、“骨槽风”范畴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病因病机】
手、足阳明经脉分别人下齿、上齿,大肠、胃腑积热,或风邪外袭经络,郁于阳明而化 火,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。肾主骨,齿为骨之余,肾阴不足,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。亦有多食甘酸之物,口齿不洁,垢秽蚀齿而作痛者。因此,牙痛主要与手足阳明经和肾经有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辨证】
主症 牙齿疼痛。
牙痛甚烈,兼有口臭、口渴、便秘、脉洪等症,为阳明火邪;痛甚而龈肿,兼形寒身热,脉浮数等症者,为风火牙痛;隐隐作痛,时作时止,口不臭,脉细或齿浮动者,属肾虚牙痛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治疗】
1.基本治疗
治法 祛风泻火,通络止痛。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。
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
配穴 风火牙痛者,加外关、风池; 胃火牙痛者,加内庭、二间;阴虚牙痛者,加太溪、行间。
操作 主穴用泻法,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,合谷持续行针1—3分钟。配穴太溪用补法,行间用泻法,余穴均用泻法。
方义 合谷为远道取穴,可疏通阳明经络,并兼有祛风作用,可通络止痛,为治疗牙痛之要穴。颊车、下关为近部选穴,疏通足阳明经气
血。
2.其他治疗
耳针法 选上颌、下颌、神门、上屏尖、牙痛点。每次取2-3穴,毫针刺,强刺激, 留针20—30分钟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按语】
1.针刺除龋齿为暂时止痛外,对一般牙痛效果良好。
2.应与三叉神经痛相鉴别。
3.平时注意口腔卫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。其表现为:牙龈红肿、遇冷热刺激痛、面颊部肿胀等。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、龋齿(蛀牙)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(牙神经)感染所引起的。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、胃火炽盛、肾虚火旺、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。牙龈炎是常见的牙周组织疾病。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,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、细菌等物结成的软质的牙垢和硬质的牙石所致的长期刺激,及不正确的刷牙习惯,维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。

牙龈鲜红或紫红、肿胀、松软,有时龈缘有糜烂或内芽组织增生外翻,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易出血,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,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,有时可有发痒或发胀感,口臭明显。

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病,其病因复杂。如牙垢、牙石、嵌塞的食物、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的刺激,牙龈受到损害,加上细菌的作用,使牙周膜破环;维生素C的吸收、利用障碍;维生素D缺乏及各种因素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,皆可引发牙周炎。

牙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。早期,牙龈发痒、不适、口臭,继之牙龈红肿、松软,容易出血,疼痛,反复发作。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,形成一个袋子,叫牙周袋,袋内常有脓液溢出,炎症继续扩大,可成为牙周脓肿,病情加重,局部疼痛、肿胀,初为硬性,后变为软性,有波动感,可自行穿破,流出脓液,出脓后,疼痛可减轻,或反复发作,非常痛苦。

自疗注意事项

(1)注意口腔卫生,养成“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”的良好习惯。

(2)发现蛀牙,及时治疗。

(3)睡前不宜吃糖、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。

(4)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,如南瓜、西瓜、荸荠、芹菜、萝卡等。

(5)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。

(6)脾气急躁,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,故宜心胸豁达,情绪宁静。

(7)保持大便通畅,勿使粪毒上攻。

(8)勿吃过硬食物,少吃过酸、过冷、过热食物。

自疗法

1.成药自疗法

(1)寿堂牙痛安胶囊,每次2片,每日3次。

(2)灭滴灵片,每次0.2克,每日3次。

(3)牛黄解毒丸,每次3片,每日3次。本方有通便泻火作用。

(4)补肾固齿丸,每次4克,每日2次。用于年老牙松、隐隐疼痛者,宜久服。

2.验方自疗法

(1)徐长卿12克,水煎2次,混合后分2次服,每日1剂。

(2)马鞭草3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
(3)五倍子15克,煎浓汁含漱。

(4)赫石、生石膏、生地黄各30克、麦冬12克、川牛膝20克、知母9克,水煎,每日3次,每日1剂。

(5)葱白1根、白矾15克,将上药共捣烂,置于牙痛处,每隔5小时换1次。 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,包括实火牙痛、虚火牙痛、龋齿牙痛等,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。

(6)老蒜2瓣、轻粉5克。二者捣烂贴经渠穴,用小蚌壳盖住,或以他物盖上亦可,捆好,少时觉微辣揭下,内起一泡,用针挑破,流净黄水即愈。经渠穴在两手 大拇指根上,脉下小窝处。

(7)生姜6克、大蒜6克、茶叶12克、威灵仙12克,将药物捣烂,调拌麻油、蛋清,外敷贴合谷穴、涌泉穴。本方主治虚火上炎、肾阴虚之牙痛。

(8)独头蒜2-3只,将蒜去皮,放火炉上煨熟,趁热切开熨汤痛处,蒜凉再换,连续多次。本方用治牙齿疼痛,具有灭菌、解毒之功效。

3.饮食自疗法

(1)绿豆100克、甘草15克,水煮熟,去渣,食豆饮汤,每日2次,每日1剂。

(2)猪腰子1只、食盐少许、骨碎补15克,水煮食肉饮汤,每日1剂。用于肾亏牙浮、牙隐痛,劳累后易发者。

(3)红糖适量,荞麦根一把,水煎,分数次服。用于治小儿牙痛。

(4)猪肉适量、水芹鲜根30克,水煎,分数次服。

(5)鲜姜100克、丝瓜500克,将鲜丝瓜洗净,切段,鲜姜洗净,切片。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。每日饮汤2次。本方用治牙龈肿痛,口干鼻涸,鼻膜出血(流鼻血)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之功效。

4.外治自疗法

(1)云南白药粉加热水调成稀糊状,直接涂在龋洞和牙龈上即可。

(2)取六神丸数粒,置于龋洞中,咬紧即可止痛。

(3)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,必要时重复使用,即可止痛。

(4)樟脑、冰片适量,共研成细末,放于牙痛处,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。

(5)荔枝10只,在其肉内填入少许食盐,用火煨干后研末,擦痛处即可。

(6)取陈醋120克、花椒30克、熬10分钟,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-5分钟吐出(切勿吞下),可止牙痛。

5.其它自疗法

叩齿法:每天清晨起床后,闭口,上下齿叩击300下,同时将唾液分3次咽下。

每次小便前叩击36下,然后小便。练习3个月,能使牙痛不再复发

[食疗药膳]
1.香蕉盐:香蕉3个(去皮),抹盐少许吃之。每日2次。
2.鸭蛋牡蛎粥:咸鸭蛋2枚,干牡蛎50克,粳米60克。将咸鸭蛋和粳米煮粥,熟时捞起咸鸭蛋去壳,切碎和干牡蛎一起放人粥内,再煮片刻,调味食用。
风热牙痛型
[临床表现]牙齿作痛,咀嚼或轻叩时痛甚,牙龈红肿或溢脓;口渴,舌质红,苔黄,脉浮数。
[食疗药膳]
1。香蕉皮炖冰糖:香蕉皮2个,冰糖30克,隔水炖服,每日3次。
2.丝瓜姜汤:鲜丝瓜300克,鲜姜60克,将鲜丝瓜洗净切段,鲜姜洗净切片。上二味水煎1小时,每日饮汤2次。
虚火牙痛型
[临床表现]牙齿隐痛或微痛,咬物时疼痛明显,午后疼痛较重,牙龈微红、牙根浮动,咽干,舌质红,脉细数。
[食疗药膳]
1.生地骨碎补猪肾汤:生地30克,骨碎补15克,猪肾1个,加适量盐煎汤,吃猪肾饮汤,每日2次。
2.生地元参鸭蛋汤:生地30克,元参20克,鸭蛋二枚,冰糖 20克。用清水二碗浸泡生地、元参30分钟,将鸭蛋洗净后与生地元参共煮,蛋熟后去壳,再放人生地元参汤内煮片刻,服时加冰糖调味,吃蛋饮汤。
3.两冬粥:麦冬50克,天冬50克,大米100克。将麦冬、天冬洗净切碎,同大米加水适量煮粥,每日1次。
1.风热 牙痛
主证 牙齿疼痛,呈阵发性,遇风发作,患处得冷则痛减,受热则痛增,牙龈红肿,全身或有发热、恶寒、口渴,舌红、苔白干,脉浮数。
证候分析:风热侵袭,火郁牙龈,瘀阻脉络,故牙齿疼痛,遇风发作,牙龈红肿;风热为阳邪,得冷则痛减,受热则更助风火而痛增。风邪外袭在表,与热相搏,故见发热、恶寒、口渴、舌红、苔白干、脉浮数。
2.胃火 牙痛
主证 牙齿疼痛剧烈,牙龈红肿较甚,或出脓渗血,肿连腮颊,头痛,口渴引饮,口气臭秽,大 便秘 结,舌苔黄厚,脉象洪数。
证候分析:足阳明胃经循行人齿,胃火炽盛,循经上蒸齿龈,人身之火,惟胃最烈,火既升于齿牙,故牙齿痛,牙龈红肿较甚。火盛伤脉络则渗血,伤肌膜则化腐成脓。若火热结聚不散,则肿连腮颊;邪热上扰则头痛;热伤津液,故口渴引饮,大 便秘 结,口有臭气,舌苔黄厚,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。
3.虚火 牙痛
主证 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,牙龈微红,微肿,久则龈肉萎缩,牙齿浮动,咬物无力,午后疼痛加重。全身可兼见腰酸痛,头晕眼花,口干不欲饮,舌质红嫩,无浊苔,脉多细数。
证候分析:肾阴虚,虚火上炎,结于齿龈,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,牙龈微红,微肿。虚火长时灼烁,龈肉受损而失于濡养,发生萎缩。肾主骨,齿为骨之余,肾虚失于儒养,牙龈萎缩,则牙齿不固,而牙根浮动,咬物无力。午后阳明经气旺盛,更助虚火上炎,因此午后疼痛较重。腰为肾之府,肾阴虚则腰酸痛。阴虚髓海不足,故头晕眼花,虚火伤津,故咽干但不多饮。舌质红嫩,无浊苔,脉多细数,此为阴虚之表现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yachitong.com/yachihaotongzenban.html
若非特殊说明,文章均属本站原创,转载请注明原链接。
广告3
广告2

牙齿通温馨提醒:退出请按Esc键